近日,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,对我校承担的“机电产物表面绿色智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”项目(编号:22顿窜2291500)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。经现场答辩,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已完成预定的任务,达到了规定的考核指标,一致同意本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为通过。
平台立项于2022年底,针对上海机电产物表面绿色智造产业发展需求,融合机电产物绿色表面处理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,重点打造镀膜及机电装备关键部件数字优化设计技术、机电产物表面绿色复合涂层技术、机电加工与表面处理装备智能化集成技术等叁个方向。经过两年建设,平台已拥有集产物前处理工序、产物加工制作及膜层性能检验检测等完备齐全的现代化高端设备,设有技术开发、产物加工研发、性能检测、设备拆组装、创新实验和人才培养六大功能区,能满足服务公司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需求。
项目建设期内,平台致力于提升机电产物质量,增强行业创新能力,为28家公司53个项目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和个性化服务,总计横向到款额1143万元。平台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项,其中2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申请和授权知识产权36项,发表科技论文31篇,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5项,下设表面检测中心通过CMA资质认定。提供产物试制和加工服务,为1022名公司员工开展技术培训,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30余人,培养创新技能人才63人;接待来自公司、学校等单位的参观人员近600人次。
平台围绕上海制造业公司开展技术开发、成果转化、技术咨询、技术培训、产学研协同等服务,提升区域机电产物绿色智造技术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,成为长叁角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和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地,形成了一批经济效益显着的产业化成果,打造了一支对外服务队伍,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设备、资源共享和平台管理制度。平台已成为学校对外技术服务的主要载体,也成为奉贤区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技术开发、成果转化的窗口。随着平台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,其“技术突破+产业赋能+人才反哺”的叁轮驱动模式,有望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范式。(供稿:上海市机电产物表面绿色智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