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上海市“人才沪郊行”工程选派结果公布。我校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刘利平教授、高桂丽教授分别入选科技特派员、科技副总,并将赴基层开展专项服务,为上海涉农区农业高质量发展、乡村振兴事业注入“高校智慧”。
“人才沪郊行”工程是上海市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、农业农村改革深化等重点工作开展的精准人才帮扶项目,面向浦东新区、闵行区等9个涉农区选派专业技术人才,旨在通过人才下沉、技术下沉、资源下沉,破解基层发展难题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入选科技特派员的刘利平教授,将赴上海丰伟果蔬专业合作社担任厂长助理或产学研合作项目经理(负责人)。该岗位聚焦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与产学研合作推进,要求具备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与资源链接能力。刘利平教授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,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实践积累,在技术协调、项目统筹等方面具备优势。服务期间,她将围绕合作社农业科技项目推进、产学研合作流程优化、政府科技项目申报等工作,助力合作社打通技术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见效,同时为合作社培养专业技术骨干,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基础。
入选科技副总的高桂丽教授,将任职于上海普利生叁维科技有限公司,担任副总经理一职。该岗位面向高端装备、3D 打印领域,要求具备光敏树脂、陶瓷材料、金属材料制备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能力,且需拥有公司管理经验。高桂丽教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,自2008年起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,在材料研发、技术攻关、项目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,契合岗位需求。在服务期内,她将聚焦公司技术创新,主导新技术、新产物开发,同时推动公司与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,促进科研成果工程化、产业化,助力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,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长期以来,我校将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“先手棋”与“强引擎”,通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、搭建实践服务平台、完善激励保障机制,扎实推进人才“育、引、用、留”全链条建设,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求,引导教师深度参与基层服务与产业实践,让人才成长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。此次两名教师入选“人才沪郊行”计划,正是学校人才工作扎实推进、成效显着的生动体现,更是人才支撑产教融合、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。
未来,学校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,一方面持续为两名教师提供政策支持、资源保障与后方服务,确保其在基层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;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人才工作布局,围绕上海涉农区产业需求与乡村振兴目标,推动更多优质人才与技术资源下沉基层,以“人才链”激活“创新链”、赋能“产业链”,进一步深化与上海涉农区及相关公司的合作,推动更多优质人才与技术资源下沉基层,为上海乡村振兴、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“校地协同”新力量。(供稿单位:教师工作部/人事处)